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电子工程研究所 高技术研究室招聘信息
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简介: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简称中物院,是中国核武器研制的唯一单位,创建于1958年
,在国家计划中单列户头,是以发展国防尖端科学技术为主的理论、实验、设计、生产
的综合体。科研基地主体座落在四川省绵阳市涪江之畔,占地四千多亩,建筑面积150多
万平方米,是一座设施齐全、文明美丽的现代化科学城。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
地设有科研分支机构或办事机构。
中物院拥有12个研究所、100余个科研室和30多个生产车间及3万多台(套)各类先
进设备仪器。主要涉及四大学科方向,100多个学科专业,物理学(冲击波物理、等离子
体物理、爆轰物理、计算物理等),力学与数学(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基础数学、应
用数学、工程制造等),化学与材料(放射化学、有机化学、高分子材料、含能材料等
),信息科学与电子工程(激光技术与应用、脉冲功率技术与应用、计算机科学与应用
、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等)。
中物院拥有专业技术人员8000余名,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000余名。中科院院士
11名、工程院院士12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于敏、王淦昌、邓稼先、朱光亚
、陈能宽、周光召、郭永怀、程开甲、彭桓武等杰出科学家都曾经或正在担任我院的重
要领导工作。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0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
中青年专家24名和一批优秀年轻科技人才。
中物院现有5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设有研究生部,有9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专业和
21个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有物理、数学、原子能科学与技术3个博士后流动站,涉及等
离子体物理、理论物理、粒子物理、凝聚态物理、应用数学、计算数学等学科专业。近
几年来,我院先后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学术交流活动,派出留学人员和访问学
者共2500余人次。
二,电子工程研究所简介:
电子工程研究所,简称中物院5所,始建于1960年,位于四川绵阳市科学城,是一个
集国防尖端电子学系统的研究、设计、实验、生产、检验于一体的大型多学科综合性研
究所。在职在编1500多人,院士2名,研究员100多名,副研400余名,工程师500余名,
其中博士50余名。16个研究室,两个车间,一个质检,若干公司。
电子工程研究所具有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无线电物理(博、
硕士点);通信与信息系统;物理电子学;核技术及应用。公开出版的科技核心期刊《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原名《信息与电子工程》)。
电子工程研究所涵盖了雷达、测控、天线、微波毫米波、THz、信号与信息处理、自
动控制、微系统等专业。
三,高技术室简介:
高技术研究室,简称513室,主要涉及微波毫米波系统总体设计、高压电源仿真与设
计、通信系统设计与仿真、信息分析与协议解析、软件工程设计与实现、总体结构设计
与仿真、资料分析与总体论证等。本科室人员组成较为年轻,主要来自清华,北大,中
科大,复旦,哈工大,西安交大,国防科大,电子科大等学校,工作氛围民主、自由、
融洽、积极向上,科研经费十分充裕,员工待遇优厚,希望对相关专业感兴趣的同学积
极报名,本科室可以为您提供一个实现人生梦想的平台,海阔天空任翱翔,无悔青春献
国防,真诚期待您的加入!
四,宣讲会时间、地点
时间:2014年10月27日下午14::00-17:00
地点:信息学院电三楼312-314会议室
五,招聘流程
宣讲会-现场投递简历-简历筛选-面试环节-审核环节-录用通知。
六,招聘岗位
a)资料分析与总体论证,英文读写能力强,文字功底好,有一定专业基础(通信、
数字信号处理、微波等);具有比较强的查新与归纳总结能力,开展总体论证,为科室
不断梳理发展方向以及需攻关的技术,并形成内参,供所室领导决策;论文撰写能力强
,能流利进行英语口头汇报与交流,以便经常性参加国际交流,通过会议与论文集等方
式跟踪前沿科技。
硕士1~2名,博士若干。
b)压缩感知域信号分析技术学科带头人,开展信号压缩采样目标特性分析与压缩采
样方法及实现,态势感知与目标识别的压缩处理技术等。
博士若干。
c)认知无线电学科带头人,对各种通信能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方均能发现、感知、
定位、捕获、跟踪、识别等。
硕士1~2名,博士若干。
d)通信抗干扰系统分析师,开展各种通信系统或通信网络系统建模、仿真与抗干扰
性能分析。
硕士1~2名,博士若干。
e)脉冲功率相关博士,开展高压电源设计与仿真。
f)微波毫米波专业博士,开展大功率测量、大功率传输模式识别、大功率耦合器、
大功率隔离器等研究。
七,其他
联系人:叶江峰 主任
联系电话:15182456540
联系邮箱:yejiangfeng7492@163.com
真诚期待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