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账号?3秒注册
中国科学院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 青年千人 蒋洪课

719154359

2015/4/1 10:17:23LV.排长

课题组研究方向:        
生物有机小分子及其代谢酶的化学生物学研究。目前着重研究的对象是二核苷酸(环二
核苷酸CDN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及其代谢酶。将结合生物化学、细胞与分子生
物学和有机合成,对二核苷酸及其代谢酶的调控机制和生物功能开展全方位的化学生物
学研究工作,进一步认识蛋白翻译后修饰、细胞代谢调控、免疫反应和神经组织退化的
分子机制,为治疗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神经退化性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并积
极地推动新型治疗药物的开发。
详情可访问以下网站 http://www.ircbc.ac.cn/team_view.php?id=350

博士后具体要求如下:
1.  已经或即将获得化学生物学、有机合成、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药物化学
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有较好论文发表。
2.  对科研富有热情和耐心,有良好的实验技能和解决问题能力,具有独立研究能力。
3.  有较强的英文论文写作能力,能够查阅专业英文文献。
4.  善于沟通和交流,积极主动,工作勤奋,认真负责,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5.  具有创新探索精神,能够开展独立的课题,并指导及帮助研究生的科研工作。

研究助理具体要求如下:
1. 具有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分子与细胞生物学、化学生物学或者药物化学相关本科或

以上学历。
2. 具有较好的英文水平,能够阅读理解英文文献。
3. 工作勤奋、吃苦耐劳、有很强的责任心和团队协作精神。
4. 具有有机合成/化学生物学/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药物化学等工作经验优先考

虑。

工资和福利按照本人能力和工作业绩以及中科院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和国家有关规
定从优,具体待遇面议。有意应聘者请将个人简历(包括学习工作经历、主要研究工作
内容、代表论文、获奖情况等)和推荐信息(3封推荐信或推荐人的联系方式)发送至:

hongjiang@sioc.ac.cn。请在邮件标题中注明“姓名及应聘岗位”。

研究中心简介
中国科学院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the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Center of 
Biology and Chemistry, IRCBC)是依托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上海药物研
究所于2012年成立的一个跨学科综合研究中心,由中组部 “顶尖千人计划” 入选者袁
钧瑛教授领衔。该研究中心以神经退行性疾病为主要研究对象,集中神经生物学、分子
与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药物化学和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的优势开展深入的研究,致力
于解决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衰老等相关重大生命科学和医学问题,为发展相关疾病预防、
诊断和治疗的新方法和新药物做出新的突破。
详情可访问以下网站 http://www.ircbc.ac.cn/index.php

课题组长简介
蒋洪博士于2003年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有机化学博士学位,师从著名有机化学家刘有
成院士。博士毕业后2003-2006在美国华盛顿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并于2006-2015在美
国康奈尔大学Hening Lin教授实验室先后以访问科学家和副研究员身份从事化学生物学
研究。近5年在Nature等国际知名刊物中发表高水平SCI论文12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4篇

(Nature 1篇、J. Am. Chem. Soc. 2篇、Anal Biochem 1篇)。2015年入选中组部第六

批“青年千人计划”,并在中国科学院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任研究员、课题组组长

详情可访问以下网站 http://www.ircbc.ac.cn/team_view.php?id=350

代表性文章
1. Jiang, H.*; Khan, S.*; Wang, Y.*; Charron, G.; He, B.; Sebastian, C.; Du, 

J.; Kim, R.; Ge, E.; Mostoslavsky, R.; Hang, H. C.; Hao, Q.; Lin, H., 
“SIRT6 Regulates TNF-alpha Secretion through Hydrolysis of Long-Chain Fatty 

Acyl Lysine”, 
Nature, 2013, 496, 110-113. (* Authors contributed equally.)
Highlighted in Nature, “Biochemistry: Sirtuin on a high-fat diet”, 2013, 
496, 41-42.
Highlighted in Science Signaling, “A Role for SIRT6 in Secretion”. 2013, 6,

ec81. 
Highlighted in Faculty of 1000, http://f1000.com/prime/717996842.
Highlighted in Nature Chemical Biology, “Sirtuins: In for the long haul”, 
2013, 9, 349.

2. Jiang, H.; Sherwood, R.; Zhang, S.; Zhu, X.; Liu, Q.; Graeff, R.; 
Kriksunov, I. A.; Lee, H. C.; Hao, Q.; Lin, H., 
“Identification of ADP-ribosylation Sites of CD38 Mutants by Precursor Ion 
Scanning Mass Spectrometry”, 
Anal. Biochem., 2013, 433, 218-226.

3. Jiang, H.; Kim, J. H.; Frizzell, K.; Kraus, W. L.; Lin, H., 
“Clickable NAD Analogues for Labeling Substrate Proteins of Poly(ADP-ribose)

Polymerases”, 
J. Am. Chem. Soc., 2010, 132, 9363-9372.

4. Jiang, H.; Congleton, J.; Liu, Q.; Merchant, P.; Malavasi, F.; Lee, H. C. 

; Hao, Q.; Yen, A.; Lin, H. 
“Mechanism-Based Small Molecule Probes for Labeling CD38 on Live Cells”, 
J. Am. Chem. Soc., 2009, 131, 1658-1659. 
Highlighted in Nature Chemical Biology, “Tagging CD38”, 2009, 5, 149. 
H


评论 0

发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