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天文协会开会。
这次会议,基本上拉开了wangyf会长改革的序幕。
改革主要有以下几点:
1.将协会组织化。成立了宣传部、装备部、活动部、联络部、财务部等部门,委派了部
长和部分副部长。再加上一些如ftp等专人负责,很多人都被赋予了特定工作。其实,协
会刚成立时,就有一些组织,不过后来都没了。
2.增加活动。保持原有的紫蓬山、路边天文等活动,增加讲座和会员培训,增加和其他
学校天文协会的联系,开展科普活动。另外,一些天象观测等活动交由活动部设计。
3.扩大协会的影响力。这方面的工作主要是宣传部进行。
4.明确会员与非会员的区别。这个很正常。
5.重视科普工作。这个主要是学校的要求。希望能联系天体物理的教授作这方面工作。
先说一下看法。我觉得成立明确的组织是好事,希望这个举措能提高协会整体的活力和
办事效率。增加活动听起来是很好的,就是希望这些活动能真正的落实。关于协会的影
响力,我觉得一个协会是否成功在于是不是有很多优秀的会员,而不在于有多大的影响
力,如果因为此举而浪费人力物力就不值得了。科普本来就是我们的责任,可能是学校
觉得我们做得不够多吧,我们可以多做一些。
另外想说的是协会现在缺什么。
从人员上说,我们现在大二大三两届人数并不少,但是因为我们成立了组织,又因为会
长不想调动大三一些老会员,所以干事(就是干实事的)人手不够,所以想法就是直接
从新会员里招募干事,填充到各个部门。
从装备上说,我们缺望远镜,缺到目前只有一台大双筒可以用(这台大双筒可以称得上
是天协元老了)。不过sashan的单筒折射已经出了beta版了,希望正式版的早日与大家
见面。如果我们能从天文台借到望远镜,再算上大木头架子,我们上山时可能还是有一
些的。不过,还是希望能添加一台望远镜,正在考虑购进一台折射。
从经费上说,我们缺经费,买望远镜学校不给报销。看会议的感觉,有一些抓住一切机
会赚钱的意思。这样说有些不好听,但我们确实需要这样。
从技术上来说,我们有的技术有传人了,sashan的望远镜制作有相当的水平,弥补了yp
离开的遗憾,不过,sashan还有两年就毕业了,这两年内,我们还要找传人,望远镜制
作的技术不能失传。随着qe的离开,演讲可以由zhanghy副会长等人承担,但是能不能达
到qe那种演讲的魅力是个问题。天文摄影应该不成问题。
最成问题的是观测的经验。目前,我们有丰富观测经验的人几乎没了。如何弥补需要继
续考虑。但至少有一点,需要更多的实际观测活动。我以为,这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希
望新成立的各个部门能发挥作用,把这个大事做好。
协会现在有些困难,话说穷则思变,希望改革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说我们的协会已到了存亡关头,我觉得有些夸张,我觉得只要有天文爱好者,就有天
协。从总体上来说,我们的天文普及在进步,天文爱好者将来只会多不会少。期待新
人,尤其是新人中那些狂热的天文爱好者。只有新人才是一个协会不死的根基。